真·血流 超广角扫频OCTA技术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

近日,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眼科学学术会议在济南山东会议中心顺利落下帷幕。国产高端眼科OCTA领导者视微影像在大会期间举办了“真·血流 超广角扫频OCTA技术研讨会”,多名国内眼科学专家和山东省内百余位眼科医生共聚一堂,就OCTA在眼底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精彩分享和深度交流。

一、大腕云集,共谋发展

研讨会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教授致开场辞,山东齐鲁医院李建桥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潘雪梅教授主持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山东省立医院赵博军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王桂敏教授和山东省眼科医院刘婷婷教授为与会眼科医生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毕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欢迎前来支持和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和同仁,相信在座各位真知灼见的交融一定会谱写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华美篇章,共同促进我国眼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毕教授指出,眼底病变已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视微影像的SS-OCTA可无需造影剂、无创地实现眼底血管检查,能为眼底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精准的影像学依据。OCTA技术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进行。

二、学术盛宴,含英咀华

北京同仁医院魏文斌教授在主会场发表了关于视微SS-OCTA的主题演讲。魏教授指出病理性近视目前是我国近视眼防控的重点和难点,视微影像SS-OCT可以清晰看到牵拉处玻璃体后皮质、视网膜形态、部位、范围等情况。视微影像SS-OCT扫描长度的加长、深度的加深弥补了以往频域OCT对于玻璃体、视盘及脉络膜相关疾病诊断的不足。并分享了同仁医院使用视微影像的SS-OCTA对各类疾病的观察。

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带来了《病理性近视的影像学研究》的相关话题。陈教授指出视微影像的扫频源OCT观察病理性近视的图像比以往OCT更清晰,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而且对于病理性近视眼底改变体现的内容更丰富。同时,视微影像的SS-OCT更精确的血流成像对于近视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提供了更精准的诊断依据。视微影像的SS-OCT在病理性近视临床诊断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应用价值。

山东省立医院赵博军教授分享了《广域OCTA在眼底病中的应用》。赵教授指出广域OCTA能帮助眼科医生全面了解患者视网膜微循环状况,能帮助眼科医生更加清晰立体地观察微血管的改变,特别适用全身状况不允许造影的患者和需要多次随访的患者。视微影像的SS-OCTA是眼科医生的好助手。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王桂敏教授带来了《视微SS-OCTA在厚脉络膜谱系疾病中的应用》。王教授强调,得益于扫频源OCT穿透力强、信噪比高等优势,在厚脉络膜状态下,依然可以清晰完整地观察脉络膜全层的影像。视微SS-OCTA还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识别脉络膜中的大中血管,并进行三维重构和量化。视微影像的SS-OCTA为中国眼科医生提供了创新性研究的利器。

山东省眼科医院刘婷婷教授以《广角OCT在眼底病中的应用》压轴。刘教授说,广角OCT无创便捷,视野深广。视微影像SS-OCTA的超广角血流拼接技术在病变范围较大的血管性疾病及周边部血管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病变范围的查看有比较重大的临床意义。视微影像的SS-OCTA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优势明显。

三、精彩不断,受益匪浅

到会的眼科医生纷纷表示,这次参会受益匪浅,视微影像的扫频源OCTA产品是“国货之光”,非常感谢视微影像为山东省眼科医生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分享平台!视微影像将一如既往地开发创新眼科检查技术并提供优质的眼科产品及服务,共同促进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