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李舒茵: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分享
在今年的全国眼科年会中,李舒茵教授带来了主题演讲,分享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经典病例。以下是她的分享内容。
李舒茵教授说:“今天上午我去了他们的展台,没想到视微影像的3*3速度那么快,成像质量那么好。大家也可以去扫一扫自己的眼球,尤其是眼底的巩环和微血管的改变,这对现在的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和预测都很有帮助”。

病例1:缺血性BRVO
在这个病例中可以看到患者内层视网膜不均匀的变薄,为了了解更层次的原因。我们使用了视微影像的血流OCT。我们可以看到病变区域内有大片的无灌注区。中间的这片血管如果不造影,我们没办法判断是视网膜前新生血管还是侧支循环。结合断层血流图我们知道,如果是视网膜新生血管就一定是在视网膜的表面,可是这个病例是在神经上皮的曾晶,造影也证实这里是侧支循环,没有渗漏。

病例2: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病史xxx)
我们为这个患者做了FFA造影和视微影像的cSSO,也就是视网膜共聚焦超亮眼底图像。通过这两个图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静脉迂曲张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出血遮蔽荧光似乎造影显示范围更大一些。但我们在cSSO中看到后部黄斑区的神经纤维的肿胀,而造影就看不到了。另外,造影看到了微血管的渗漏,cSSO看到了由于渗漏造成的囊样水肿。所以整体来看,两种扫描是各有千秋。
另外我们为患者做了16mm线长的B-scan。除了已经观察到的病变区的黄斑囊样水肿,还看到了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异常改变。我们通常可以看得到正常人的黄斑前囊和视盘前囊,但这个患者双眼的两个囊我们也看到了,但是双眼囊的高度并不一致,有着极大的不对称性。产生这种极大不对称双眼的实际原因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观察。
